英语学习分为五个阶段:启蒙阶段、成长阶段、攻坚阶段、强化阶段、超越阶段。对于每个走在英语学习道路上的娃来说,时间可以缩短,阶段却是不可跨越的。
启蒙阶段,孩子们唱童谣、学自然拼读、玩高频词、看绘本、学分级读物等,就是要保证孩子大量的听和阅读,提供给孩子纯正的语音语调环境,不必纠结孩子记不住、说的不多,而要重视孩子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,为来日开口说英文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坚持到成长阶段,孩子听说能力强是非常自然的情况,渐渐开始愿意开口读,能动手写。不过,读写的确是对孩子能力一大考验,特别是一直快乐学习的孩子,很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不适应。这个阶段让孩子进入一个标准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,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时间和一定的学习频次很重要。
也就是这个时候,小学会开设英文课,用的是什么内容呢?可不是什么绘本、童谣、分级读物。
是教材,没错,是你我都一路学过来的英文教材!说起来好像就带出了几个附属词:“无趣”“枯燥”“不想学”!可是,纵使教材不够有趣、内容不够童趣,但是落实到精读、句法、写作方面,教材就是替代不了。
来看看主题教学(童谣、拼读、绘本等)和教材类教学(以New get smart为例)的区别。
1、主题教学培养的通常是一种单项技能,听或者读;而综合性教材是全面的、“听说读写+语法运用”全包括;
2、绘本这类的每一本的独立性都比较强,而英语教材是把语言素材按照梯度,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来编辑的。教材具有体系性,内容呈现循序渐进、螺旋上升,尤其讲究新知识点的循环复现。低级别的教材肯定以“听说领先、读写跟上”的原则编排;
3、主题教学在乎量,积累的越多越好,综合类教材却适合精学,所以涉及的知识点特别丰富!
了解到综合性教材的特点,你就知道:
学综合性教材是孩子有英语启蒙基础,开启自主阅读后,一定要经过的英文学习阶段,否则,就很容易让孩子掉在英语启蒙的阶段迟迟走不出来。
有人说,那就等学校开始学英文啊,跟着老师学。那么,老问题又来了,孩子已经达到了可以开始成长阶段的基础,难道要浪费黄金学习时间在等学校一周两、三堂的课程上?
有不少学校3年级才开始学英文,殊不知,3、4年级已经是英文学习的分水岭,在这之后马太效应就会愈加明显,好的越好,差的越差。